优质盘点买理财险需要关注哪些“坑”
简要回答
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充分的了解理财产品的性,区分真假理财产品,注意费用的结构,警惕高额扣费,理性看待收益的预期才能够避免入坑。接下来盘点理财产品中那些常见的陷阱,帮助大家避免入坑。
- 01
太相信保险公司宣传的利率
理财保险当中利率概念比较纷繁复杂,比如实际结算利率、预定利率、收益略等,这些利率往往使人眼花缭乱。以年金险搭配万能账户为例,这样的组合方式看起来比较诱人,没有领取的年金会自动滚入到万能账户当中,累积增值合同中对于保底利率作为安全垫虽然进行了标注,但是保险公司所宣传的高达4%或者是以上的预期收益率只是理想状态下的一个估算值,实际拿到手时,这一数据就会大大的缩水到3%以下,还有可能更低。 - 02
没有意识到费用结构的复杂
理财险产品的费用结构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比如托管费,退保费,管理费,初始费等,这些费用会从投资者的本金或收益中直接扣除,对于投资者未来的回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投资者要仔细的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各项费用的标准和计算方式。 - 03
只看收益为意识到风险
相对于某些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来说,理财险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稳健的选择,但是安全和高收益往往不能两全。安全性提升了,收益率就会适度的降低,资金的流动性也会受到限制。高收益的背后隐藏的是高风险,在金融市场,这是不变的真理。
多数理财产品会设置明确的锁定期和持有期,这样的规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利的资金在特定的期限内会处于不灵活的状态,投资者很难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 04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投资者和保险公司之间很可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很难全面的了解产品具体的投资策略运作方式和风险收益特征等信息,只能依赖保险销售人员的讲解和宣传资料。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可能会使投资者在做出错误的判断,购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投资者应当增强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金融知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产品的信息,进行多种产品的对比和分析。 - 05
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险产品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或金融机构,避免遭遇诈骗行为或非法销售。对于销售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资质一定要仔细的核实,确保自己专业的合法的机构进行交易。投资者还可以参考其他投资者的反馈和评价,了解产品的市场口碑和实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