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陪读10年的全职宝妈发现:小学只要抓好这4点,孩子成绩不会差

梨子
梨子
1,973次浏览
2023年07月03日 14:26: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在养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妈妈们会有焦虑、有困惑、有开心、也有惊喜,而这条路走起来也是着实的不易。妈妈不仅要注意孩子早期的饮食发育问题,还要重视之后的学业以及考学。在孩子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家长都要做好一步一个脚印以及帮助孩子顺利地过渡。所以,在家长的内心中,责任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有一位宝妈,陪读了10年,从启蒙到孩子中学顺利的结业,这位妈妈踩过不少坑、也走过很多的弯路,在摸索的前进中,她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她表示,自己在孩子小学阶段,由于过于心急,让孩子刷了很多的题,强迫孩子提前学了很多知识,也买了不少学习资料。虽然孩子提前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是这也导致了孩子的思维固化了,不会想象和分析,而是老师教什么他学什么。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特别专注的去听老师讲,容易走神和发呆。特别是孩子在4年级的时候,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她快速的转变了自己的方法,不再让孩子刷题了。而是让孩子把每天所学的课讲给家人听,家人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作出回答。她也取消了儿子关于学科类的辅导班,让孩子放学之后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做预习,第二天听老师讲新的知识点。这样循序渐进,一点点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初中之后,学科增加了也没有影响他去复习以及预习的习惯,渐渐的,孩子的成绩保持的也比较的稳定。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家长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还需要适时地教育和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技能。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在进入中学之后,成绩也会比较的稳定,而且学习起来也不会过于吃力。那么,在小学阶段,家长要重视孩子哪些能力的培养,才能够让他们更顺利的进入到中学呢?

上一篇 下一篇